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月刊》2021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 学术月刊 2022-04-26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


权力的正当性基础:

早期儒家“民意论”的形态和构成

摘要:政治领域的权力是工具和手段,对它的运用只有合乎和服务于公众的利益和意愿才是正当的。人们习以为常的儒家的“民本论”,主要是指在政治工具中何者重要的问题,而不是指政治和权力的目的为何的问题。政治和权力的目的在儒家那里是用合乎“民意”和“民心”来表达和论说的。儒家对为什么建立政治权力和设立君王,权力运用为什么要合乎民意和民心,民意、天意和君意三者为什么是协同,民意和民心都由什么构成,政治责任和后果由谁承担以及公众面对恶政如何选择等问题的回答和论说,都是围绕权力的正当性基础在于合乎民意和民心而展开的。对儒家“民意论”的关注和深度认知,将使儒家政治学说的图像发生一个重要变化。


关键词:权力;正当性;儒家;民意;民心


作者:王中江,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 100871)。

自我意识的心理地理学探原

摘要:自我意识是人在有同一性意识基础上形成的自我认知。对它的心理地理学研究属于心理地理学的个案研究,其目的和任务是要用类似于地理大发现的方法弄清自我意识的全部样式、构成、显现和作用方式,然后在心理地理学的构架下探讨它们在心理世界的地位及其与其他心理样式的关系,揭示它们的结构论、运动论和动力学。自我意识是由所与性、反身性、自身性、自我中心性、心理的形态性、自反内容、主我-客我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有纵横结构、历时性演进和动力学资源的模式,其核心是主我和自反性觉知。


关键词:自我;自我意识;觉知;心灵哲学


作者:高新民,华中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湖北武汉 430079);郭佳佳,华中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 430079)。

马克思和阿伦特论“犹太人问题”

摘要:犹太人问题从来就不是一个固定的、指向明确的问题,但“犹太人问题”在历史上却始终是一个问题。如何解决“犹太人问题”?马克思从19世纪民族—国家的历史现实出发,对鲍威尔宗教的与世俗化的解决方式进行了反思和批判,进而得出解决犹太人问题必须在全人类解放的大背景下才能实现。通过将宗教问题还原为政治问题,将政治问题还原为市民社会对金钱的追求,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摆脱了资本的羁绊后,犹太人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解放,这是一种“社会主义的解决方式”。而阿伦特则从对极权主义统治的反思,及构建一种“犹太家园”的可能方式出发,得出了一种基于“委员会制度”的“共和主义的解决方式”。在阿伦特看来,这种制度不仅是犹太人问题的解决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替代民族—国家和纳粹极权主义的政治形式的可能性,体现出一种新型政治哲学的内在希望。


关键词:犹太人问题;民族—国家;极权主义;解放


作者:金丽娜,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092)。

中国参与RCEP:基础、规则与前景

摘要:本文基于详实的数据分析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经贸基础、规则和制度安排以及发展前景,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RCEP是一个涵盖人口最多、囊括不同收入水平经济体的垂直型FTA,但以GDP、贸易、投资等指标衡量,它并非全球最大的FTA。(2)RCEP的区内贸易水平相当于美加墨FTA与包含美国在内的TPP,而ASEAN的区内贸易水平则与南部共同市场相当。相对于日本,中国对RCEP区内贸易的提升起着更大的作用。中国与RCEP的双边价值链关联关系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3)总体上,随着RCEP区域内各国的经济规模变得越来越相似,它们之间的贸易额趋于增加。但随着中国与其他每个RCEP成员国的经济规模变得越来越相似,中国与后者的双边贸易额占双方GDP总额的比重并不都趋于增加。(4)RCEP的达成是亚太地区以及中国自贸区建设的重要进展。但与TPP/CPTTP和USMCA、甚至与WTO的协定文本相比,RCEP算不上是高水准的自由贸易协定,它在削减投资领域、服务贸易等领域的非关税壁垒方面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作者:程大中,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教授、世界经济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上海 200433);汪宁,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博士生(上海 200433);甄洋,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博士生(上海 20043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

和中国企业生产率

摘要:本文考察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关税削减政策对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通过利用2005年货物贸易协定作为突破口,从行业和企业两个层面探讨了贸易自由化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支持了两种异质企业模型:一个模型将企业生产率作为外生变量,降低贸易成本,使得产业内资源再配置从而提高行业整体生产率;另一个是模型将企业生产率内生化,并在模型中增加采用技术的固定成本,降低贸易成本可以让企业采用更高的技术提高生产率。研究发现:(1)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关税削减政策使得低生产率企业更容易退出,高生产率非出口企业更容易进入出口市场,当前的出口企业扩大出口销售,从而实现行业内部资源再分配,行业整体生产率水平提升;(2)该政策对专利采用有积极的影响,因为较低的贸易成本导致较高的企业盈利,这是企业层面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机制。


关键词:东盟;自贸区;贸易自由化;全要素生产率


作者:余淼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京 100871);王霄彤,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1)。

信息技术、性别红利与要素收入分配

摘要:本文结合工作场所“性别红利”分析视角来考察信息技术应用对企业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基于信息技术与性别红利的互动如何影响企业分配的理论逻辑,进而利用世界银行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平均而言,信息技术应用将对一般性劳动力产生替代效应,使得劳动收入份额降低。不过,由于信息技术具有性别技能偏向性,相比于男性体力密集型技能,女性的认知社交技能更受偏爱,因而,随着企业内的女性占比提高,信息技术与女性技能的互补效应得到彰显,从而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上升。在资本密集型、重工业、大规模以及出口企业中,信息技术与性别红利的互补效应更加明显。研究的结论能够为在新一代信息变革进程中,如何更好处理要素收入分配关系以及消弭性别不平等提供新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信息技术;性别红利;劳动收入份额;技能互补性


作者:余玲铮,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福建泉州 362021);魏下海,华侨大学经济发展与改革研究院教授(福建厦门 361021);万江滔,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福建泉州 362021)。

基于“政策关系”的政策知识体系论纲

摘要:公共政策知识体系的根本功能在于解释政策与政策效能之间的关系。西方公共政策知识体系构建由于受到联邦制、地方分权制和任期制的约束,选择了以“政策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权力结构”为分析单位,建构了政策阶段论与反阶段论知识体系,主要用来理解和解释某一层级政府或某一个部门的政策形成的原因。这一知识体系虽然有相当好的理解力和解释力,但是不能完全理解和解释中国政策实践。中国是单一制国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和干部体制等,政策体系完整,注重政策间关联,厘清政策关系成为中国公共政策解决实践问题的前提。因此,要理解和解释中国公共政策,需要以“政策关系”为研究对象、以“责任结构”为分析单位建构起中国特色的政策知识体系,这应是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政策过程;政策关系;知识体系;权力结构;责任结构


作者:李瑞昌,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上海 200433)。

“工作组”模式: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经验

摘要:“工作组”作为一个广泛出现在中国政治实践中的重要现象和运作机制,在中国政治发展道路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表明,“工作组”总是围绕党中央的中心任务,在不断常规化的权力运作中,提升“政党—国家”的现代化治理水平。“工作组”模式能够在实践层面联结一统体制和有效治理,在理论层面回应有关国家治理能力的讨论,从而以一种治理模式形成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经验。


关键词:“工作组”;国家治理;中国经验


作者:王鸿铭,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北京 100088)。

法律的经验研究范式:

以规范研究为参照  

摘要:作为法律研究的范式之一,法律的经验研究主要围绕法律的运行过程、法律的影响、法律与社会规范三类问题展开,运用宏观社会、微观社会、微观个体三种基本社会科学视角进行观察。法律的经验研究不仅可以解释问题,也可以围绕事实来解决问题:在立法论层面,经验研究可以转化为公共政策分析。在解释论层面,经验研究可以帮助形成证据事实,能够提升利益衡量和后果考量的准确程度。法律的经验研究不可能脱离规范来研究经验事实,因此,需要与规范研究进行分工合作,在法律推理、法律解释等教义知识基础上迭代升级,在整体论基础上形成知识体系并追求理论意义。


关键词:经验研究;规范研究;社科法学;事实与规范;整体论


作者:侯猛,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 100872)。

经验地研究法律:

基于社会科学的外部视角

摘要:法律经验研究在中国方兴未艾,亟待发展。法律经验研究的根本特点是:运用社会科学的方法,从法律的外部来研究法律。法律经验研究是不满足于规范研究而产生的,它将研究重心从书本的法律转向实际运作的法律。同时,在以经验作为论据这方面,它与法律经济学和比较法学等相关学科有着重要的差别。法律经验研究将为中国的法治建设提供重要的知识,为法学与其它社会科学以及国际学术对话提供平台,并为形成法学研究的中国学派创造契机。


关键词:法律经验研究;法律经济学;知识创新


作者:贺欣,香港大学法律学院教授(中国香港 999077)。

事实的法律规范化

——从农业社会到信息革命

摘要:虽然法律体系本质上是个规范体系,但因为其中关于行为人、行为和行为后果的规定也往往来自对相关事实的观察和归纳,所以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个事实体系。人类对事实的认知方法和能力制约着法律体系中事实和规范的整合程度。从农业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法律体系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提升而日益变得更加科学,但仍因为人们对事实进行观察、归纳和推理的认知局限而未能消除法律体系中事实和规范的鸿沟。不过,正在发生的信息革命以及所带来的大数据研究方法将推动法学研究范式的革命,并由此可能演化出一种全新的、事实与规范高度融合的新型法律体系。


关键词:事实;规范;法律实证主义;法律实证研究;法律科学


作者:程金华,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研究员(上海 200030)。

网格化管理的形态转换与基层治理升级

摘要:在以往的研究中,学界多将网格化管理看作以管控为目标,依托于行政科层力量下沉到社区的一种带有极强刚性特征的基层社会管理模式,认为网格化管理的直接后果在于导致了社区的行政化和基层社会治理的板结化。但事实上,作为一种基层社会管理的重要方法,网格化不是一个封闭不变的模式和体系,自新世纪初产生以来即不断吸纳“组团服务”“三社联动”“三长制”等地方社会治理的创新经验,实现了网格化管理多重形态的转换。与初期重管控不同,网格化治理的实践者努力将社会服务、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等柔性治理元素纳入到网格化系统之中,使得网格化的存在形态和特质根性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变化。由此,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也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和升级,实现了由管理向治理的转变。


关键词:网格化管理;形态转换;网格化治理;基层治理升级


作者:田毅鹏,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吉林长春 130012)。

地权的时空切割:

农地新政如何受到制度路径依赖的制约

摘要:农地新政是否能实现赋权于农的目标,是引发关注的议题。基于路径依赖理论,本文发现,旧制度下地方政府实施的“地权时空切割”机制仍可能延续于新政的实施环境下,制约农地新政的目标实现。与强调土地发展权国有化和民有论优势的观点不同,本文强调,农地新政是否能够有效推进,不取决于国有或民有的制度方案具有怎样的优势,而在于如何克服地方政府“地权时空切割”机制所形成的路径依赖。只有在财税体制、土地管理体制等宏观层面上理顺央地关系,新政才可能激励地方政府赋权于民,才能进一步拓展国家回应农民诉求的空间。


关键词:农地新政;制度路径依赖;地权的时空切割


作者:陈颀,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副研究员(湖北武汉 430074);燕红亮,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 430074)。

论清末反洋教运动中的家国话语

及其象征结构

摘要:鸦片战争后,基督教虽然获得了在中国的合法传教地位,但民众反洋教运动却愈演愈烈,最终在庚子年义和团运动中达到巅峰。本文基于象征人类学的研究视角,通过对以义和团为主的反洋教运动中的家国话语及其象征文化结构的分析,从传统乡村社会的家族权力结构、保家意识的正统性转换、民间劫难观的民族主义重构以及家国话语的整合与实施这四个方面,呈现民众反洋教意识之根源及其与民间信仰意识、内涵和仪式等的关联性,揭示清末民间兴起的家国话语背后那股急于宣泄各种矛盾情绪、表达象征权力的群体意识是如何产生、转换、整合并得以具体实施的。


关键词:反洋教运动;义和团;家国话语;二元结构;象征权力


作者:褚潇白,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 200241)。

小说的文体特征、功能

及其与五四文学变革之关联

——重读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摘要:与晚清相比,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与五四一代的思想关联更为紧密。一方面,这篇文章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包括对小说文体特征的重新认识(“移人”)、以及建立在这种新认识之上的小说书写内容的别择与功能实现等,后来事实上仍为周氏兄弟、陈独秀、胡适他们在讨论新文学的建设方案时所分享,为后来新文学阵营内部对于新文学的不同的探寻,提供了思想与逻辑上的起点甚或原点;另一方面,梁启超对于文学“移人”特性的揭示,以及通过“薰”“浸”“刺”“提”四力的阐释而构筑起来的、以“情感”为纽带的作者—读者、写作—接受共同体的营建,为文学在时代启蒙工程中发挥独立的作用,提供了切实的方向与内涵,是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生成的基础之一。


关键词: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新文学;“移人” 现代文学观念


作者:朱晓江,杭州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编审(浙江杭州 311121)。

“军舰岛”的国家记忆生产与政治

——鉴于战争“负遗产”视角

摘要:位于日本长崎的“军舰岛”曾是二战时期日本强征劳工的史鉴之地、记忆之所,是历史的“负遗产”。通过媒介传播与变形,“军舰岛”的形象发生了多重变奏,它既是景观记忆——从人口麇集的岛屿变为著名的鬼城废墟;也是遗产记忆——以“日本明治时期工业遗产”身份转型为“世界文化遗产”,发展为一种双重标准、遮掩晦涩的“黑色旅游”;继而也是情感记忆——一部韩国同名电影《军舰岛》,以强烈的批判精神揭示了其强征劳工的黑暗历史,成为亚洲抗日电影的新标识。由于“负遗产”的多义性及其历史变化,“军舰岛”最终以国家记忆的形态,参与了日本与韩国两国民族主义正当化的运作机制,表现出伦理个别性、受害者意识和记忆的抛光三个面向,需要作出彻底的历史清算,以建立真正的历史共同意识。


关键词:军舰岛;负遗产;二战电影;历史共同意识


作者:陶赋雯,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副研究员(江苏南京 210013),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上海 200433)。

北朝胡汉融合视域下

中古“五刑”刑罚体系形成史新论

——兼评冨谷至《汉唐法制史研究》

摘要:所谓上古“五刑”刑罚体系的观点是受儒家经典和战国时邹衍的“五行”思想等影响而产生的,在迟至秦汉时期律令尚未法典化的背景下,难以确认先秦乃至秦、汉初存在着规范的“五刑”刑罚体系。曹魏《新律》“更依古义制为五刑”的实践探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后北朝少数民族王朝对中古法律史影响的一个亮点,是胡汉融合对中古“五刑”刑罚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举凡“刑”的意涵演变、北魏绞刑入律在中国死刑立法中的划时代意义、流刑在北朝渐次进入正刑体系、鞭杖刑的转化、宫刑的一度死灰复燃等,无不与之相关。这对我们梳理中国古代刑罚史,尤其重新认识中古“五刑”刑罚体系的形成史和隋唐“新中国”等,多有启迪。


关键词:五刑;胡汉融合;绞;流;刑罚体系


作者:周东平,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福建厦门 361005);薛夷风,厦门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福建厦门 361005)。

《实业计划》成书考

摘要:孙中山本人极为珍视《实业计划》,认定“为和平而利用吾笔作此计划,其效力当比吾利用兵器以推翻满清为更大也”。是书并非用一种语言写作,结集出版之前,中英文交织发表,过程十分复杂,刊印于不同国家,有多种版本。迄至今日,前人论述皆偏重于分析其言说之内容,对其成书历程几乎无人涉及。海外文教机构中所藏索克思、安立德、安得生、芮恩施等个人档案之中,有孙中山、宋庆龄两人与各方在1918年至1922年间的通信多封,只言片语间蕴藏《实业计划》成书过程中诸多未解谜题之线索。笔者按图索骥,寻得《实业计划》自起笔成篇,继而全书脱稿,最终于上海、伦敦、纽约三地1920、1921、1922年分别结集刊发之英文版,以及1921年底中文初版的许多未刊史料,考得本文。《实业计划》立意之高与发表之难,既形成鲜明的反差,又达成自洽的逻辑。


关键词:孙中山;《实业计划》;《建国方略》;《远东时报》;《建设》;《远东共和》


作者:徐涛,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 200235)。

Title and Abstract

滑动阅览


【往期目录】

《学术月刊》| 2021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 2021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为适应微信排版,已删除注释,请见谅。

关注我们

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请点击上方蓝色的“学术月刊”,或扫描左侧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